槟州华人大会堂前身是平章会馆,创立于十九世纪末叶。它的成立是出自英殖民统治者的策动,其主要目的在于协调华侨的私会党争与民间纠纷,为殖民地政府维持社会秩序及巩固统治权力,并非十足维护华侨的共​​同利益。

及至二十世纪以还,由于平章会馆早期章程的殖民化,大权集中于一小撮官绅,缺乏民主精神,徒作御用机关,失去民间社团作用,不为华胞所重视,形同虚设。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槟城光复共庆和平之日,社团复兴,如雨后春笋,一片欢胜,而平章会馆仍似冬眠。社会人士虽啧有烦言,碍于把持有人,未便造次。于是,这个足以领导华社的机构,但见杂草丛生,门可罗雀,失去了它的活动力。

直至七十年代初期,激起了华裔社会的反感,第一位激于公愤者,是

 

已故年逾八旬的慈善老人谢联棠先生,他曾在光华日报上公开吁请平章会馆负责人,应从酣睡中醒觉。

一九七四年十一月十六日槟州首席部长林苍佑医生,在中华总商会联合注册社团庆宴中致词时,特别呼吁全槟华人和社团应立下决心,复兴平章会馆,作为大家表达社会及经济愿望的中心,以及团结华人的力量,有效地建立一个团结的马来西亚社会。这项民间与官方人物的启示,可以说是一次当头棒喝,唤醒了平章会馆的执事诸公,也激起了全槟华团华裔的共鸣。

一九七四年平章会馆改选声中,庄汉良先生膺选为新任主席,庄氏抱有万丈雄心,要施展其抱负,将平章会馆全面革新,使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华团与华裔的领导机构,实现华人团结的愿望。于是登高一呼,万山响应。同年十一月假槟城州中华总商会召开信理员会议,作出三项重要决定,确立了改革计划的目标:第一,决将平章会馆之英文原名(Chinese Town Hall)改译成槟州华人大会堂,既符合英名本义,且适应今日华人社会之实际须要。第二,成立七人小组,公举庄家声,林加楣,骆世美,伍均逢,祝清坤,李求敦,陈火炎为委员,负责研究会所重建问题。第三,进行向财政部申请重建会所献捐的款项豁免所得税事。

 

十二月三日在全体信理,协理特别大会中议决:易平章会馆华名为“槟州华人大会堂”,一致赞成通过,并申请正式注册。旋于一九七五年二月二十一日再召开信理协理联席会议,另成立七人小组,公举庄汉良,庄家声,蔡明福,陈桂天,陈火炎,许平等,祝清坤为委员,负责研究修订大会堂章程草案,革新运动已进入积极行动的阶段了。

一九七五年,本会堂筹建十层大厦,获各界热烈响应,各界人士兢相献捐。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九日举行大厦奠基典礼,并在一九八三年,即平章会馆成立一百周年时,新厦宣告落成。